首页 > 检索 >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环境中的现状和问题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环境中的现状和问题
2022-07-18

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在阳光或空气的作用下,构成纤维素的二糖脱水聚合而成的生物多糖发生氧化,其中葡萄糖残基的C2原子和C3原子上的羟基氧化生成羰基,导致纸张物理强度降低,泛黄、脆化、断裂、破损。

光照

紫外线能直接引起纤维素等分子的光解作用;红外线有热作用,纸张受红外线照射后能吸收其能量变为热能,使纸张温度升高,内部反应速度加快,从而加速纸张的老化。

生物危害

霉菌在温度25~37摄氏度、相对湿度80%~90%、酸度4.0~5.8的条件下迅速繁殖,在纸张表面形成霉斑。霉菌以纸张纤维为食物,同时分泌出酸性物质使纸张粘连或污染画面。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藏品库房温度变化不宜过于剧烈,书画、碑帖、文献、古籍的库房温湿度范围:冬天室内温度应该保持在12~18摄氏度,夏天不超过2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65%;24小时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5摄氏度,湿度变化不超过3%~5%。

相关文件 (1)
馆藏纸质文物保护环境中的现状和问题_王小应.pdf
发布时间:2022-07-18 1.86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