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潮湿的环境不仅会使纸张变潮而发生水解,而且会使耐久性差的字迹湮化退色,模糊不清。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使纸张霉烂、虫蛀、变质。另外,会加速其他有害物质(如大气中酸性气体 CO2.NO2.SO2等),极易被潮湿纸张中的水分吸收,形成腐蚀性更强的无机酸,以及明矾更易水解生成硫酸,而加速纸张的破坏。
温度
在化学反应中,温度升高 10℃,其反应速率将增加 2倍,即使在高温下放置短时间,也会使纸变黄、发脆。从下表可看出,温度越高,纸张半衰期越短,反之,温度越低,半衰期越长。
光照
(1)纸绢强度降低。纸和丝织物中的纤维素在光的作用下,可以加速其氧化作用,生成容易粉碎的氧化纤维素。
(2)纸张、丝织物发黄、变脆,内部结构变化。
(3)各种颜料、墨色、印泥发生退色现象。除太阳光外,来自人工光的辐射,对书画同样也有破坏作用。
生物危害
昆虫对纸质文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有的将书籍蛀蚀成洞,由里向外形成不规则孔道,有的将绘画、书籍蛀成碎片,使整幅画、整本书遭到破坏。
常见危害纸质文物的霉菌有曲霉菌、短梗孢属、枝孢苗属、青霉等霉菌,霉菌能否对纸质文物造成危害,取决于环境条件(即温度、湿度、光线、pH值),当然养料和氧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污染物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可分为 :工业企业排放、汽车的排放、家庭炉灶的排放。其中的有害气体是损害纸张文物的主要因素,主要成分形成有:酸性有害气体如:SO2、H2S2、NOX、CI2,氧化性有害气体有 O3、NOX、CI2。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的组合。纤维素大分子中基环间的葡萄糖甘键、当酸的水溶液作用于纤维素时,使葡萄糖甘键发生断裂,并造成聚合度降低,其结果使纸变质发脆。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保管书画最适宜温度是 14℃-24℃,相对湿度是 45%-60%,在一昼夜内温度允许变化的范围是2℃,湿度是3%,这样的温湿度对延长书画“寿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