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及现代技术研究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及现代技术研究
2022-07-29

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湿度的变化容易使纸张上的文字变浅,进而消失,也有可能产生严重的腐烂后果。如果湿度过高,就会为微生物提供繁殖环境,造成微生物的大量产生。

温度

温度过低,纸质文物容易出现潮湿情况,纸张发生霉变。而温度过高,纸张本身的韧性会受到影响,严重弱化纸张的强度,更加容易受到损害。

光照

纸质文物如果长时间处于光照下容易变脆,不利于保存。阳光下紫外线的照射会促使纸质文物发生氧化反应,破坏其本身的耐久性,同时也容易使文字褪色,无法辨认,破坏纸质文物的记载,造成极大损失。

生物危害

1、纸质文物出土前一般存储在较阴暗潮湿的地方,容易滋生微生物与昆虫,其危害很大,尤其霉菌对纸质文物产生的影响难以消除。

2、温度和湿度过高会产生大量微生物及昆虫。昆虫对纸质文物的破坏是巨大的,由于制作纸质文物的原始材料是纤维物质,是适合昆虫生长的环境,在普通的存储环境下也有可能发生纸质文物被蛀蚀的情况。

污染物

空气中的气体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而纸质文物最容易受到酸性物质的侵蚀,使材质加速损耗。同时,物质本身存在缓慢的氧化反应,纸质文物经过长时间的氧化作用,加上空气中的元素影响,受到的破坏更加明显,导致其文字颜色变浅,对纸质文物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低温杀虫技术

现代技术中常运用低温杀虫技术来进行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将纸质文物存储空间的温度设定为零下20度左右,经过数天的低温冷冻能够有效杀灭虫体,对纸质文物不会有任何损伤,也不影响修复人员的健康,较好地实现文物修复。

2、微波杀虫技术

微波杀虫技术是对纸质文物的湿度进行控制,通过降低湿度对纸质文物进行保护修复。

3、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进行纸质文物修复主要是应用纳米新材料,在纸张中加入纳米材料并注意对纸张本身颜色是否有影响,在不影响色彩的状况下能够防止纸张老化程度加深,提高纸质文物抗老化能力。

4、脱酸技术

在进行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时要对其进行脱酸处理,利用脱酸试剂使纸质纤维酸性减弱,或者使用浓度较低的碱性溶液进行酸碱中和,不破坏纸质纤维,能够更好地保护纸质文物。



相关文件 (1)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及现代技术研究.pdf
发布时间:2022-07-29 1.8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