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纸质文物变色原因及脱色方法研究进展
纸质文物变色原因及脱色方法研究进展
2022-07-29

环境因素 

生物危害

有许多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等)会使纤维生成有色物质(黄绿、黄、红、黑等色斑),并且很难除去。这些有色物质不仅影响纸质品表面的美观,还会造成纸质品的进一步恶化。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1.纤维素

(1)脱水β~D一葡萄糖基团很稳定,老化过程中不会对颜色有影响;(2)还原性的醛基和氧化后的羧基对颜色没有影响;(3)C2、C3上形成的酮基是造成颜色变化的主要原因;(4)当相对湿度比较低时,C2、c3上的醛基不造成颜色变化,相对湿度比较高时会引起纸张发黄;(5)C2、C3上的羧基对颜色影响不大;(6)如果C2、C3、C6上醛、酮、羧基同时存在,对颜色的影响比单个功能基团存在影响大。

2.半纤维素

(1)半纤维素比纤维素更容易氧化水解,半纤维素含量高的纸张更容易发黄;(2)氧化半纤维素的主要发色基团是C2、C3上的醛基;(3)在组成半纤维素的单糖和多糖中,氧化的糖醛酸是造成发色的主要原因。

3.树脂

纸张颜色发黄与树脂含量成线性关系。纸张中的树脂一部分是浆料本身所具有的,另一部分是施胶过程中加入的,靠共轭双键连接起来的树脂酸对氧的作用很敏感。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氧化法

包括次氯酸盐、二氧化氯、氯胺T、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2.还原性方法

(1)硼化物。硼化物在纸张保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硼氢化钠不仅具有漂白作用,并且是一种很好的脱氯剂,还可以提高纤维的抗酸水解、光氧化能力,降低碱性降解和紫外线对纤维的影响。

(2)连二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通常作为工业漂白的一个阶段。

3.液体光漂法

脱色机理是将纸张暴露于400一550nm(可见光中的蓝色区域)波长的光下,纸张的黄色、红色或棕色斑点吸收蓝光,发色基团处于激发态;碱性溶液中的水提供氧化所需要的氧,碱性溶液可以溶解一些有色物质和氧化产物,中和酸性物质。


相关文件 (1)
纸质文物变色原因及脱色方法研究进展.pdf
发布时间:2022-07-29 332.17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