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浅析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浅析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2022-07-30

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湿度过大会导致纸质文物受潮,滋生微生物、加速纸张成分分解、作为文物内容的书画也易发生褪色,不仅危害了文物的保存,还有可能降低文物的研究价值。

温度

过大的温度变化差异不仅会使植物纤维快速进行热胀冷缩导致纸张变脆易碎,温度过高时还会加速水分蒸发产生较多的水蒸气,导致纸张受潮。

光照

阳光直射对纸质文物也会造成很大危害,易使文物内容褪色分解、使纸张纤维失水变脆,降低纸张的抗张强度。

生物危害

微生物污染,危害纸质文物存放的微生物主要有青霉菌、曲菌等,它们不仅以纸张中的有机物为食,而且在生长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种色素,污染文物的内容,并产生黏性物质使纸张粘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纸质文物的维护难度。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本身主要成分为植物纤维等有机成分,分解老化速度快,长久保存不易。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精确管控库房温湿度,减少霉菌虫害滋生。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表明,纸质文物保存和展览环境的温度宜稳定在 20℃,湿度处于 50%到 55%之间时,霉菌处于休眠状态,害虫活动减缓。

藏展设施

改善文物库房条件。包括重新粉刷老化和受腐蚀的墙面;设置专用的换气设备;配备 24小时工作的柜式空调、除湿机,精密调控库房温湿度;使用樟木做隔板的金属柜架放置纸质文物等。

相关文件 (1)
浅析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_吕毅.pdf
发布时间:2022-07-30 2.5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