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湿度过高时,纸张内的纤维会快速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纸张性能发生改变,强度变低,吸收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
温度
温度过低时,纸张水分会蒸发,纤维结构被破坏,造成脆化和断裂。
生物危害
人们在制作字画和书籍的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淀粉和动物胶。这些物质是霉菌和害虫生长的温床,一旦环境、温度和湿度发生改变,就会导致霉菌和害虫的生长,使纸张的性能发生改变并遭到破坏,颜色发生改变。
污染物
吸附上粉尘的文物在翻阅、整理和收藏的过程中会出现粉尘摩擦纸张,造成纸张的表面纤维起毛,久而久之导致纸张受损,影响纸张的清晰度。同时,粉尘中含有一定的霉菌孢子,吸附到纸质文物上会造成纸质文物表面出现霉烂。二氧化碳会影响纸张的机械性能,令纸张酥化和脆弱;氢硫酸具有很强的漂白效果,会使文物上的文字褪色及颜料褪色。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①做好文物的防霉、灭虫和杀菌工作。工作人员应封闭展柜和储存空间,在每年虫卵孵化季前,在柜子角落处放置胡椒粒、樟脑丸,以起到抑制虫害和霉菌滋生的作用。此外,对展厅内的通风装置加装保护网,防止各类昆虫飞入。
②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房间内的温度应当控制在18摄氏度左右,湿度应该控制在60%左右。
③做好文物的除尘工作。①使用吹风机,将吹风机调至冷风,与文物表面成30度角,在距离15厘米的地
方从右到左依次吹风。②使用软毛刷进行清扫,轻轻地刷扫文物表面,然后使用低风挡的吸尘器吸尘。③在保证鸡毛掸洁净的状态下,用鸡毛掸轻轻清扫。
④保持房间的空气流通。
⑤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在进行文物陈列的工作中,应让展品远离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日光灯作为照明灯不应超过50勒克斯。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修复步骤
①首先进行画心的清洗工作。②对于一些需要进行脱酸处理或者待修复的书画,可以使用成本低一点的水溶液脱酸法进行修复与处理。③将清洗处理过的书画揭去褙纸,观察画心的情况。为保护画心的颜料不受伤害,绢本绘画在揭裱前,画心绢不能错动、挪位。在重彩颜料上使用水吸附一层水油纸,然后在上面再刷上一层用糨糊潮透的水油纸。④揭裱后用水吸附出吸水纸,上墙等待画面干燥平整。然后进行染命纸,并托命纸,出局条。⑤将画面破损和有折痕的,用托好的命纸进行隐补贴条,上浓度为0.5%的胶矾水。⑥最后进行镶活、覆褙、上墙和砑装等后续工作。
2.保存工作
①对需要归库的文物进行入库前的灭菌杀虫工作,预防将细菌带入库房,对库房内其他文物造成二次污染。对修复工作完成的文物最后进行一次充氮灭菌。②最后进行文物的修复档案填写。在修复的过程中要采用无污染的材料进行修复,如有使用一些化学物品应进行记录保存,并严格控制化学物品的用量,事后进行完全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