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较高湿度环境中,纸张四边加速了膨胀和收缩,而与中间纤维又不同步,使其纸质纤维受到损害,纸张就发硬发脆,同时有害物质也会随着温湿度的变化而增加,为霉菌、 微生物良好的营养源 , 导致文物材料的变质损坏,由于湿度大,一些耐水性较差的字迹发生扩散,造成字迹褪变模糊不清,降低了文物的使用寿命。
温度
空气中温度越高,纸张的化学反应越快,破坏性越强,纸张就加速老化。研究表明,在规定温度的基础上,温度每升高10℃丈纸张老化速度平均增加为原来的1.8倍。当环境温度低于结冰温度时,纸张中的游离水会结冰,导致氢键结合力下降,材料内部会遭到破坏,容易形成档案砖头,强度下降,发脆而受到无法估量的损坏。
光照
纸张中的亚麻、大麻纤维, 在阳光照射100h后,其强度下降一半,即使是优质的棉纤维,在阳光暴晒940h后, 强度保留率也仅为50%,字迹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引起字迹发生不同程度褪色, 光中的紫外线又是高能量的辐射线,对材料的稳定性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使其纸张强度减弱,造成纤维的削弱和变质,加速纸张的酸化,使字迹材料发生化学变化,纸张发黄,脆弱变质等破坏速度加快。
生物危害
有害微生物以文物材料为培养基取得营养物质,使纸张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木质素、骨胶、皮胶、蛋白质、淀粉等发生霉烂、分解或液化,彻底破坏纸张的纤维结构。虫害在文物库房上留下的排泄物,直接造成文物受损,发霉。产生气味,使文物库房字迹蜕变、洇化,形成各种污斑,很难清除,轻者洞孔丛生,残缺不全,重者化为纸屑,使文物无法进行修复,严重影响文物的观赏和阅读。
污染物
大气污染使文物植物纤维发生降解,主要受空气中二氧化硫、 硫化氢、氯气、二氧化氮、臭氧等的影响。灰尘和污垢,也是文物变质的根源,灰尘本身就有一定的黏性,它的吸附能力强,一旦落到文物,无论呈酸性或喊性,容易使文物黏接在一起,形成砖头状,还能破坏文物库房载体材料的结构,使纸张的白度逐渐下降, 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在造纸工业中,使用最多的是植物纤维,而植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构成。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在纸质文物库房中,气温要控制在不超过10℃的低温线下,杜绝蠢虫生长。
藏展设施
采取一些调控温湿度的措施, 如安装恒温恒湿调节设备、 空调,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可以起到防风、净化空气、调节湿度、吸收热量等作用。
库房应选用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由于白炽灯转化光能效能低,寿命短,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文物库房部门应选用荧光灯( 日光灯 )或者LED等作为库房照明光源。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文物库房空气净化
空气污染对文物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要防止和降低污染的危害,一要杜绝有害气体进人库房;二要杜绝灰尘进人库房内;三要定期清扫库房,制定卫生管理制度。
2、文物库房微生物及害虫的防治
首先需要净化库房空气,做好环境绿化工作,维持库房的清洁卫生,控制和调节好库房温湿度,然后通过投放杀虫药剂,使其药剂中的气味或毒性挥发出来,并驱赶害虫,阻止微生物和害虫在文物库房中蔓延,如果整个库房被污染,必须对整库进行消毒灭菌,如部分文物库房被污染,则需要将被污染的文物移出库房隔离,然后采取消毒灭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