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初探
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初探
2022-07-30

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空气湿度大,微生物就容易繁殖,造成纸质文物的腐烂。如果温度过低,空气的湿度会大量减少,在较干燥的环境中纸张纤维的抗张强度会大大减小。

温度

温度与空气湿度紧密联系在一起,温度一旦升高,空气的湿度随之增加,纸质文物就容易受潮,发生退色、潮解等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温条件下,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对纸张均会产生破坏作用,而且温度越高,化学反应就越快,对纸质文物的破坏性就越强,纸张老化得速度就会加快。

光照

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纸质文物纤维结构影响比较大,它可使纸张中的纤维素分子键,发生光氧化和光降解反应,强度自然下降,最终损坏纸质文物。

生物危害

虫害对纸质文物的破坏是最常见的,目前我国发现的危害纸张的害虫主要有:白蚁、烟草甲、短鼻木象、衣鱼、书蠹、谷粉虫、中华圆皮蠹、东方蜚蠊、蟑螂、竹蠹、药才甲等。部分害虫(如书蠹、衣鱼等)以纸质文物装裱材料中的动物蛋白、淀粉、胶质等为食源。

污染物

空气中的各种酸性气体(CO2、NO2、SO2等),若接触到潮湿的纸张,便会在纸质文物上生成腐蚀性更强的无机酸(如 H2CO3、HNO3、H2SO4等),造成纸张纤维水解、氧化,加速纸质文物的损坏,而大气中的氧化性气体(如 NO2、O3等)会使纸质文物纸张纤维氧化,减弱纸张的机械强度,纸张的机械性能受到影响。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纸质文物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故纸质文物比较容易水解和氧化,导致文物变黄,甚至其硬度和耐折度都会明显降低。纸张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碱、胶料、滑石粉、漂白粉等物质作为填料,加强纸张机械强度的同时也影响了文物本身的酸碱度。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 纸质文物的加固保护

(1)改性石蜡对纸质文物的加固保护

鲁钢等人采用质量分数为 4%的马来酸酐改性石蜡的二甲苯溶液来处理纸样 ,并在110℃条件下干燥 30分钟。研究结果表明纸张的抗张强度显著得到提高,经改性石蜡处理后的纸样耐酸碱性良好,耐折度和光泽度基本保持不变。

(2)含氟聚合物对纸质文物的加固保护

徐方圆等人采用FEVE树脂溶液和 HDI三聚体对纸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 5%的 FEVE和浓度为 20%的三聚体 HDI对纸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后,纸张的机械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达到缓解、抑制酸和热对纸质文物侵蚀的目的。

(3)氰乙基壳聚糖对纸质文物的加固保护

卢珊等人通过氰乙基化改性的壳聚糖胶液对纸样进行处理试验及其一系列性能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经浓度为30%的氰乙基壳聚糖处理后的纸样抗张强度和耐折度得到显著提高。

(4)纸质文物多功能加固保护胶液

邱建辉等人的研究表明加固保护胶液能够在不影响纸质文物原貌、色泽、质感的情况下,从纤维增粗、断裂加固、粉化固结、防霉抗菌等多方面对纸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

2. 纸质文物的脱酸保护

(1)丙酸钙 -水 -乙醇三元混合溶液

(2)水及碱性水溶液脱酸

研究表明,当水中的钙或镁离子达到

9PPM时对纸张就会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只有水中的钙或镁离子达到 14—20PPM时,才会对纸张起到脱酸保护的作用。

(3)无水脱酸剂

无水脱酸剂即以有机物质为溶剂的脱酸剂,该法的优点是使用范围广,溶剂可以是多种溶剂混溶而达到所要求的性质。

(4)气态脱酸剂


相关文件 (1)
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初探_陈颢.pdf
发布时间:2022-07-30 1.7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