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浅析纸质文物保护
浅析纸质文物保护
2022-07-30

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潮湿环境不仅会使纸张变潮而发生水解,而且会使耐水性差的字迹褪色,模糊不清,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使纸张霉烂、虫蛀、甚至粘连结成 “书砖”。

温度

化学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 将增加二倍,而对纸质文物,温度升高5 ℃,变质速率就会增加二倍,即使在高温下放置短时间,也会使纸变黄、发脆

光照

化学反应中,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 将增加二倍,而对纸质文物,温度升高5 ℃,变质速率就会增加二倍,即使在高温下放置短时间,也会使纸变黄、发脆。

生物危害

纸张的纤维是有机质,在制纸过程中,加入了淀粉、动物胶、装订书籍及装裱书画时使用的浆糊等,为微生物等提供了丰富的食

物,如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和昆虫就会迅速繁殖蔓延,导致纸质文物发霉、腐烂、字迹不清,甚至碎成粉末。

污染物

主要指有害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硫化氢)及大气粉尘。有害气体能使环境酸化,促使纸张内部结构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对纸张产生影响。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我国学者潘吉星认为纸是由植物纤维经物理、化学作用所提纯与分散的纤维素靠氢键缔合而交结成的薄膜状物质。植物纤维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另外还含有少量单宁、果胶、树脂、脂肪等次要成分。

病害类型

1.纤维素水解、氧化:纤维素

是由若干个葡萄糖脱水聚合成的直链高分子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会水解,如果温度适宜,水解更容易,最终导致高分子链断裂,生成氧化纤维

素,使纸张的聚合度下降,降低纸张的强度。

2.木质素氧化:在光照射下将

会加速其氧化过程,温度越高,氧化越快,促使纸张强度降低,尤其容易吸收紫外线而使颜色变深,导致纸质变黄、发脆。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库房的温度 、湿度和光照是关键的因素 ,最适宜温度 :16℃~20℃。

藏展设施

提供清洁密闭、恒温恒湿的理想环境,也可通过采取潮湿季节自然密闭和干燥时定期通风,辅以除湿机、加湿器及空调等除湿、加湿、降温、增温相结合的方法,来调控库房的温湿度,使其控制在适宜范围。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纸张清洗:

(1)机械法:清除灰尘、固体污染物,可采用软毛刷、无溶剂火山胶海绵或吸尘器。

(2)水溶液法:有水斑、污渍等

可用蒸馏水进行清洗。

(3)有机溶剂清洗:对于难以清除掉的污渍,在对文物上的字迹色彩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溶液或胶矾水加固后,再使用90%的去离子水和10%的酒精清洗。

2.字迹恢复: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LC显色固色剂恢复法、硫酸铵恢复法、黄血盐恢复法、单宁恢复法,研制出褪色圆珠笔复写纸字迹保护剂、

利用DWH型文字图像处理系统恢复字

迹。

3.脱酸处理:尤其是近代出版的图书、报纸等损坏的主要原因是纸张酸

化严重,脱酸处理是延长其寿命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关文件 (1)
浅析纸质文物保护_黄凤梅.pdf
发布时间:2022-07-30 1.5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