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生物危害
构成纸质文物的纤维为多糖结构,能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适宜温湿度条下,空气中的真菌孢子容易在纸质文物中滋生,导致纸质文物产生霉菌病害。质文物中常见的真菌种类有黑曲霉、黄曲霉、米曲霉、 根霉、木霉、链格孢、毛壳菌、 枝状枝孢、撕裂蜡孔菌、聚多曲霉和瘤孢棒囊孢壳等。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其中纤维素为长链多糖分子,相对稳定;半纤维素是由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等几种多糖组成的异质多聚体,相较于纤维素,更易在酸性环境中分解;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芳香性高聚物,结构不稳定,经过氧化后会形成有机酸,导致纸张酸化。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对待酸化的文物,脱酸是直接的处理手段,常用的方法包括液相脱酸法 、气相脱酸法和固相脱酸法三种。液相脱酸法是将纸质文物浸泡在液体中进行脱酸,常用的液体包括水溶液和加人碳酸钙或碳酸镁的弱碱性溶液,使用液相脱酸容易造成纸张变形、破坏书写痕迹等。气相脱酸法是在真空条件下用二乙基锌等可气化或者挥发的碱性气体处理酸化的文物,可批量处理,兼具杀菌和消毒的功效,但是造价髙,对设备和环境要求较高。固相脱酸法是在潮湿环境中,用固体碳酸钙接触式除酸,操作简便,除酸效果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