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由于纤维素分子中的经基有亲水性,高湿将会使纸张纤维素分子中的氧桥断裂
,分子链变短,同时使纸张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结合力降低,纸张强度下降。低湿也对纸张不利,在低湿的环境中纸质文物的原有含水量就会减少,出现脱去水分子现象,导致纸张发脆,容易折断和撕裂。
温度
温度从38℃开始,每上升10℃,老化速度提高3.5倍。这是因为高温促使纤维素氧化反应的加强,使纤维素分子链中葡萄糖基上C2、C3、C6的羟基氧化成酮基、醛基、羧基,从而大大降低了纤维素本身的强度,缩短了纸张的寿命。纸质文物在温度太低的情况下,易发脆,易撕裂。
光照
纸张在光的作用下将发生化学作用,使文物褪色、发黄、酥脆,用纯蓝墨水、红墨水、圆珠笔等书写的字迹明显变色,这是光谱中波长在400毫微米以下的紫外线作用的结果。并且在潮湿环境中还将加速纸张的质变过程。
生物危害
高温高湿会给霉菌和害虫的孽生提供适宜条件,必将造成纸质文物的发霉和虫蛀。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造纸植物纤维的主要组分有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素,少量组分有果胶质、灰分、丹宁、色素及有机溶剂抽提物。水分子能与纤维素分子上的经基形成氢键,起桥梁作用,将一根根的纤维连结。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纸质文物库房内最佳温度是16-18℃,最佳湿度是50%-55%。
藏展设施
①在文物库房和展厅中采用无紫外线的人工光源,如光导纤维等。
②可建造走廊或减少窗户、开高窗等办法避免阳光直射。③采用防紫外线材料,减少紫外线对纸质文物的损害。④陈列纸质文物时,应控制好光源的照明度,照明水准不宜超过50勒可司,因为照明度过高,会引起展厅温湿度的变化,损害展品。⑤对于特别珍贵的纸质文物,应尽量缩短陈列的时间,或以复制品代替陈列更妥善,文物珍品最好在暗处保存。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霉菌的防治
纸质文物在人库前应进行例行消毒,清洗被污染的文物。对于进人库房的霉菌,应抑制和破环其生长繁殖,除了控制库房的温湿度外,还应控制环境中的酸碱度。霉菌的生长适宜与pH值为4.8-5.6的酸性环境,可通过改变环境pH值可达到抑制或杀死霉腐微生物的目的。
2.蛀虫的防治
有较好渗透力的杀虫剂要数熏蒸剂,如赓香草酚、环氧乙烷气体等。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防霉药纸夹人书中,亦可起到防霉杀菌作用。物理杀虫法有高温法、低温法、辐射法。
3. 脱酸技术
相脱酸法会使墨水等水溶性字迹扩散,气相脱酸法则不存在这种弊病。氨气法、吗啡林法和二乙基锌法都属于气相脱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