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温度
漆木器文物在地下经过千百年的埋藏,虽然物理和化学性质都引起了很大变化,但对它们长期所处的环境已建立了某种平衡,还能较好地保持原有状态。一经发掘出土,这种平衡状态即被打破,周围的温度、湿度及所承受的压力就引起了急剧变化,木胎中所含的饱和水分就会散发,因而就引起木胎的收缩变形。
通过干燥实验,发现含水率尚在400%左右时,木胎就已开始收缩。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木质文物的强度比金属、陶瓷等其它文物要低得多,所以在清理和运输过程都应更加谨慎。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藏展设施
一般来说,在保管中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浸泡器物的容器不能断水,最好是整个器物全部浸没在水中;第二,注意冬季不能使水结冰。我们知道,水在结冰时膨胀力是巨大的,腐朽的木质根本承受不了这种膨胀力。冰溶解后,纤维束就会解体。所以在冬季没有暖气设备的地方,最好存放在地下室中;第三,要防止水的腐败。有些条件好的地方可以使用蒸馏水,然后费用较大,故而可以在水中加入防腐剂或把容器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