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污染物
高温高湿的保存环境中,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缓慢作用下,铁器表面会形成白色菱铁矿锈蚀产物。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1、铁是活泼性金属,易于氧化腐蚀。因此,器物在地下埋藏时,就已经与土壤及地下水中的可溶盐、微生物、有机酸等发生反应产生锈蚀。形成的锈层因疏松多孔,孔中填充了粘土颗粒,为铁器继续生锈埋下了隐患。
2、土量不同,新旧锈层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对温湿度变化形成的热胀冷缩和湿胀干缩效应反应不同步,致使表面铁锈开裂。
病害类型
金属的锈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无害锈是指在器物表面形成的各种颜色的腐蚀膜,对金属本身并不进一步腐蚀破坏,保留这层锈还会使器物显得古香古色。有害锈是指那些不仅在器物表面形成锈斑、锈块(通常比较疏松),而且不断对金属本身进行腐蚀的锈,必须清除。
保存条件
藏展设施
囊匣:
1、避免灰尘等落在铁器上危害铁器;
2、在囊匣中放入固体缓蚀剂,达到更好的缓蚀效果;
3、在囊匣中放入干燥剂,以保持囊匣中的环境湿度相对低一些,以有利于铁器的保护。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铁器保护方法:
1、清洗污垢和除锈:选用乙二胺四乙酸和乙二胺四乙酸钠盐作为清除。
2、加固修复:方法是铁粉+AB快速加固环氧胶+矿物颜料。
3、缓蚀封护处理:考虑到苯并三氮唑作金属缓蚀剂易挥发,所起作用难以持久,在藏品保存环境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铁器在大气中还会有腐蚀的可能,因此需要封护保护。最后决定采用100g乙醇+1g苯并三氮唑+4g聚乙烯醇缩丁醛作封护剂。
4、制作囊匣,放置保护修复后的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