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铁器一般由铁素体、渗碳体、石墨体等组成,而古代铁制器具的表面都带有微小的气孔,这就使具有腐蚀性的气物很容易通过这些微孔通道渗透进铁器内部,对器具造成破坏。
病害类型
铁器文物表面的腐蚀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并不影响原物的文物价值,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文物年代性、提高文物价值的无害铁锈;而另一类则是会对文物造成损坏的有害铁锈。无害锈一般结构组织完善紧密,成分不易溶解,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而有害锈则极易溶解,使铁制物表面开裂甚至出现严重的粉碎情况。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博物馆需要对铁器文物的存放环境进行定时定量的除湿工作,保证环境的湿度低于40%,温度控制在20摄氏度左右,除去空气中对铁有较大危害的氧化硫等危险气体,同时严格杀菌杀毒,确保存放环境的合格。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铁器文物的除锈保护方法:
在清洗处理前,可先采用先进的X-ray等技术手段检测铁锈的情况,再根据锈蚀程度来决定采用何种清除方法来清理铁锈。目前最常见的方法是直接去除和机械清洗。
(1)机械清洗:对文物品质的要求较高;
(2)直接去除:用竹刀或手术刀,配合牙钻等工具慢慢耐心地剔除文物上污垢。
2、修复铁器文物的措施方法:
(1)粘接法:对于表面残损比较严重的铁器文物,为了还原文物本来的样貌,应当对其进行相应的粘接修复工作。
(2)封护表面法:为了可以更好地保存铁器文物,在完成文物修复后还需要在铁器表面涂刷一层材料以更好地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