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受腐蚀机制及保护对策探究——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一批馆藏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为例
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受腐蚀机制及保护对策探究——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一批馆藏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为例
2022-07-30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刀剑、剪刀是相对特殊的类型,刀剑形态扁薄狭长,剪刀体积较小且有环状部分,部分受到腐蚀之后,极易蔓延到文物整体,尤其是极薄或承受应力部位(如刃部、剪环)往往产生严重裂缺,进而极大地影响文物的存续状况。

病害类型

大气环境中的水、氧、硫、氮、氯等因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锈蚀现象。铁锈可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两大类。有害锈是铁在潮湿环境中受腐蚀而产生的,其体积比基体大,颗粒细且疏松,易使氧气和水侵入,使腐蚀继续发生。相比之下,在干燥的环境中,生成的铁锈主要由铁的氧化物组成,它们与铁一样,都具有立方体结构,根据晶体结构相似即会导致连生的理论,这些铁的氧化物能够形成连续性和致密性良好的氧化物膜,从而对铁质文物基体起到保护作用。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1、对铁质刀剑、剪刀文物的保存,遵循铁质文物大类的一般规则,环境湿度要求控制在40%以下,并将环境中的有害气体降低到标准以下。


2、控制展厅空间的温湿度:

      因铁质文物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应尽量避免在开放或半开放的空间中进行展示。在相对封闭的展厅内首选恒温恒湿系统调节展厅整体情况,如条件限制,则应尽可能使用恒温恒湿展柜,保证文物所处环境温湿度情况的稳定性。


3、控制展厅及展柜内的有害气体:

    在铁质文物致腐蚀的诸种因素中,有害气体是一个主要方面。在展陈施工、安装过程中,装饰材料易产生各类有害气体,它们与空气中的水、氧及其他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成为铁质文物劣化的诱因。建议在展陈设计施工中以“轻装饰”为思路,少用装饰材料,使用环保材料,并配置大型空气净化设备,将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控制在无损范围内。

藏展设施

1、对文物的保管置放建议使用无酸囊盒,有条件时,可使用PR材料封装,以调节文物保存微环境的平衡。

2、采用安全性高的展具和展示方式:

一是对文物的物理支撑,宜扩大承托物与文物接触面的表面积。应尽量避免倾斜、悬吊、过少的点支撑等危险展示方式,以平放展示、展具全接触承托展示为考量,并应使承托面的长度、宽度超过受托文物一定范围,以防止展柜受碰撞、震动时文物从展具上掉落。二是对展具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相应材质的安全性,考虑是否会在接触过程中,将致腐蚀因子迁移到铁质文物上造成损害。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铁质文物保护修复手段已较为成熟,具体步骤包括:资料采集,检测分析,清洗,脱盐,缓蚀,粘接,残缺部位修补、表面封护,做色。

清洗方式有机械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前者主要包括手工使用手术刀、牙钻等工具直接剔除和机械振动去除。后者包括化学试剂清洗和电化学清洗。


相关文件 (1)
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受腐蚀机制及保护对策探究_——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一批馆藏古代铁质刀剑、剪刀文物.pdf
发布时间:2022-07-30 1.4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