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潮湿的环境中,Fe-C 容易形成原电池,较容易发生吸氧腐蚀。反应式为:
污染物
因长期埋藏于土壤中,铁质文物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腐蚀加剧,其表面锈层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可溶性盐类,其中,含Cl-的盐类对铁质文物的腐蚀有促进作用。 很多研究也表明,大部分出土的铁质文物均 含有氯化物(电解质),其一旦出现在潮湿的空气中,即会发生一系列电化学反应。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铁器本身的金相结构差异,其是造成电化学腐蚀的内因。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1、脱盐清洗是开展出土铁质文物保护的首要工作。脱盐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蒸馏水浸泡脱盐法、碱性溶液浸泡脱盐法、去离子水浸泡法、碱性亚硫酸盐还原法、离子电泳法、电解法、等离子体化学法等。脱盐完毕后,必须用蒸馏水漂洗文物。
2、铁质文物的缓蚀技术:
缓蚀剂作为金属腐蚀抑制剂,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达到防止或减缓金属腐蚀的作用,且能保持金属本体的物理机械性能不变。常见的缓蚀技术有:有机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复合缓蚀协同作用、单宁酸复配缓蚀剂、复合气相缓蚀剂、钼酸钠缓蚀作用、钼酸盐与钨酸盐复合缓蚀体系、硅酸盐缓蚀剂、有机缓蚀剂。
3、铁文物的封护:
(1)传统及合成有机高分子封护材料;
(2)复合封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