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铁器文物锈蚀分析及保护的研究综述
铁器文物锈蚀分析及保护的研究综述
2022-07-30

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对铁器文物腐蚀产生影响,空气中相对湿度越高,金属表面水膜越厚,空气中的氧透过水膜到金属表面作用。

温度

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关联,干燥的环境(沙漠)下,气温再高金属也不容易锈蚀。当相对湿度达到临界值时,温度的影响明显加剧,温度每增加10℃,锈蚀速度提高2倍。因此,在湿热带或雨季,气温越高,锈蚀越严重。

生物危害

生物因素也会促进铁器文物腐蚀。微生物对铁器文物腐蚀作用的影响因素是金属文物本身、微生物种类和铁器所处环境。腐蚀铁器的主要菌类有铁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以铁质为营养,它能产生有机酸,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其中,单质硫和硫化氢都对铁具有强腐蚀作用。因此,在铁器腐蚀过程中,可能存在生物的促进作用。

污染物

1、氯化物是铁器锈蚀的主要因素之一。地下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致使铁器腐蚀氯离子,由于自身特性不 能形成致密的铁的氧化保护膜,只能形成疏松的腐蚀保护,具有蓄水性。它的存在会大大加速铁器的腐蚀过程。

由于锈体的密度远小于原合金基体,因而锈体形成后,沿着晶间腐蚀沟槽膨胀而出,使铁器变得疏松。此时,外界的Cl-及溶解氧更容易沿晶间进一步深入基体,形成另一个恶性循环。

总结得出铁器上生成锈蚀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氧化气氛;(2)潮湿环境;(3)水溶性氯化物。

2、二氧化硫对金属文物的危害非常严重,它会加速金属的腐蚀过程。与此同时,二氧化硫和烟尘二者并存时,其危害程度会增加3~4倍,因此对文物危害极大。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铁器的组成成分对腐蚀的影响:

铁器文物的组织结构包括渗碳体(铁和碳组成的化合物)、铁素体、奥氏体和珠光体。铁器的腐蚀是指铁器跟环境二者之间发生化学、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器物损坏和质地材料失效的现象。导致铁器腐蚀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氧化气氛、潮湿环境、酸性环境、可溶性盐和可溶性氯离子。经过专家的多次研究认为铁器文物的腐蚀与其组成的金属元素有关。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铁器的存放与保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防止有害气体、灰尘的侵蚀,采用保护罩。

第二,库房要求干燥,温度20℃左右,湿度40~50%(相对湿度低于35%更好)、清洁,对已经滋生有害锈的要隔离存放,以防蔓延。

第三,清扫地面和柜架灰尘最好用吸尘器不用扫帚毛掸避免灰尘飞扬。这样才能给铁器文物提供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存放环境,最大限度地减轻锈蚀的出现和危害。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铁器的保护: 

1、古代的铁器文物的保护方法:最早记录下来的铁器文物的保护方法是用沥青、树脂、石灰和铅白的混合物来防止铁器文物生锈。

2、近现代的铁器文物的保护方法:

(1)锈蚀的清除:机械除锈和试剂除锈;

(2)铁器的缓蚀:通过化学方法在铁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同时不影响文物质感和外观。铁器缓冲剂要求无色透明、常温下干燥并且涂层薄、耐气候性。铁器缓蚀冲剂保护法主要有复方缓冲剂保护法、磷酸盐保护法、鞣酸盐保护法和硅酸盐保护法;

(3)封护:是指采用一些特殊的化学试剂使铁器锈蚀区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铁体进一步腐蚀表面。


相关文件 (1)
铁器文物锈蚀分析及保护的研究综述.pdf
发布时间:2022-07-30 997.8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