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绥化市博物馆馆藏辽金时期铁器的保护修复
绥化市博物馆馆藏辽金时期铁器的保护修复
2022-10-26

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受到环境影响,大部分铁器颜色为棕黄或土黄色,绝大部分文物表面被层状锈蚀及硬结物所覆盖。更有少量铁器通体矿化,锈蚀严重,且存在大量点腐蚀,当空气湿度增加后,点腐蚀处有水珠状褐色液体渗出,空气湿度较小时,点腐蚀处液滴干燥,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水泡状


文物本体

病害类型

产生锈蚀的原因:

1、铁器性质活泼,当埋藏在地下时会与土壤中的水、氧气、氯化物、可溶盐等发生反应。表面形成锈蚀,形成的锈蚀质地疏松且多孔隙,孔隙中会填满有害物质,继续对文物产生腐蚀。

2、铁器在入馆时未经过保护修复,且夏季库房内湿度较高,导致有害成分继续对文物造成损害。

3、由于保存环境的差异,文物入库前形成的锈蚀层与入库后形成的锈蚀层物理性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不同锈蚀层的膨胀系数不同,致使铁器表面锈蚀层开裂。对本批铁器的前期病害勘察发现,该批文物表面锈蚀均发育,部分文物的锈蚀层开裂剥落,部分文物表面裂隙及点腐蚀有发育的迹象,应继续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工作。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铁器封护一般采用虫白蜡浸煮封护和B72涂覆封护两种方式,本次施工选用B72涂覆进行封护,具体方法为用2.5%B72乙酸乙酯溶液对器物表面进行涂刷,乙酸乙酯挥发后再均匀涂刷一次,对于涂抹后出现炫光现象,采用在表面用去掉可溶盐及氯化物的土壤进行擦拭,消除炫光。

相关文件 (1)
绥化市博物馆馆藏辽金时期铁器的保护修复.pdf
发布时间:2022-10-26 7.7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