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索 > 浅论丝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与延续性保护
浅论丝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与延续性保护
2023-06-30

环境因素

温度

湿度的不稳定或发生突变,如湿度突变性的忽高忽低将会使丝纤维反复发生膨胀、收缩,这也是丝织文物保存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光照

紫外线的作用不仅会大大降低丝纤维的强度,而且还会通过其产生的光化降解作用使丝织品颜色在不知不觉中消退;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丝织品类文物属有机质地,织造所用的纤维为动物纤维——蚕丝。丝纤维主要是由含有纤维状蛋白质的丝素及含有球状蛋白质的丝胶组成,它具有强度高,伸展性强,吸水陛好,光泽柔和及耐弱酸作用等特性。

病害类型

因为丝纤维中的蛋白质在潮湿、阴暗的条件下,被微生物吸收利用,其强度会一次次加倍降低;在潮湿的条件下,也会受盐碱物质的侵蚀而出现溶胀,强度随之下降;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营造一个适宜丝织文物保存的环境,对温度(15~25℃)、湿度(45%~65%)、光照(光纤光源;照度在50~150lux)、空气(安装空气净化过滤装置)等因素进行控制;文物的包装应以能保障工作人员可安全便利地提取、存放、检查文物为准则,使文物保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避免、减少人为的干扰和直接接触扰动。

相关文件 (1)
浅论丝织文物的预防性保护与延续性保护.pdf
发布时间:2023-06-30 684.7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