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16世纪,锦缎纺织品被发现有一个平均的经线密度为120-125纱/厘米,而17和18世纪的经线密度则为96纱/厘米,19世纪的经线密度低于70纱/厘米。宫廷使用的纱线类型主要是丝绸,金属线的捻度为 "S",丝芯的捻向为 "Z";
病害类型
历史纺织品中含有金元素的部分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含有诸如铜元素等其他金属元素,会对纺织品造成损害。这是因为铜化合物是碱性的。蛋白质纤维比纤维素纤维在碱性介质中受到的损害更大。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修复材料对修复工作非常重要,修复材料具有与历史纺织品相同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染色的颜色密度也应该符合;修复前通过无损分析方法对纺织品文物进行技术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确定纱线类型、纱线捻度、层数、捻度方向和纬线密度,修复时需要与原有的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