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温度
在干热老化过程中,温度的升高使纤维间的氢键减弱,降低了纸张的力学性能。
光照
纤维素是一种线性均多糖,由β- d -吡喃糖单元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通常被认为是稳定的。然而,在足够的紫外线照射下,它往往是一种光降解纤维。光化学反应可以破坏β-1,4-糖苷键,导致多糖分解。
生物危害
纸质藏品属于易感物品,容易受到生物病原体和存储环境(包括外界光线、空气、湿度、霉菌等)以及内部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文献档案的固有记录性质决定了其在储存过程中引入活跃菌落的必然性。微生物具有繁殖快、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点,使文物保护工作十分困难。霉菌是现存于纸张材料中的最常见的物种,它会在纸张材料上分泌彩色色素,形成表面色斑黑曲霉、毛霉、木霉、杂色曲霉是造成纸质材料严重不可逆霉变的主要霉菌,如纤维素分解、纸张发黄、霉变滋生等。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纸张的主要成分是交织纤维素,由于纤维素中羟甲基和醛基的存在,水解反应与氧化反应同时进行,形成大量羧基,导致纸张中纤维素变黄。在光暴露下的降解继续恶化,其酸度升高。且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的水解速率明显加快,对降解产生再生反馈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纤维变色、弱化、脆性断裂,最终使文物完全毁损,直接影响纸质材料的使用寿命和观赏价值。
此外,纤维素的氧化会加速酸化,产生严重的水解,在高温下会对纸张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一般来说,pH值约为8.5是纸张保护的最佳条件。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本研究将纳米ZnO、PHMB和UV-531集成到复合材料中,实现了对纸张材料的综合预防性保护。通过合理调节复合材料的配比,可以达到抗菌、脱酸、抗紫外线老化的三重目的。UV-531可以通过抑制光降解来减缓纸张的发黄。除了一定程度上的脱酸和抑制光降解外,氧化锌和胍聚合物的结合有望在抑菌方面发挥互补作用。因此,ZnO、UV531和胍基聚合物是很好的组合,对纸张材料有协同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