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本体
病害类型
这五件铁器进入章丘市博物馆库房前,除汉铁耧外,其余四件仅对表面做过简单的清理,未做过其他保护修复处理,表面的清理也并不彻底,汉铁铧表面仍然附着有泥土和疏松的锈蚀物。铁器进入章丘市博物馆后,存放在开放的文物架上,库房的保存条件严重落后,无任何温湿度调节设备,相对湿度常年非常高,致使铁器附着的泥土和疏松锈蚀产物不断吸附水汽、氧气等有害物质,加速了铁器的腐蚀。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保存条件严重落后。库房分为两层,一层无窗,二层仅有一扇窗户,但常年封闭,库房内无任何温湿度调节设备。库房建筑面积狭小、通风不良、阴暗潮湿,特别是夏季,二层库房内温度和湿度非常高,年均相对湿度为 65%,最高年均 73%,最低年均 59%。
铁质文物保存的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小,其腐蚀速度越小,当相对湿度低于18% 时 ,腐蚀基本停止。从博物馆实际角度出发,很难将温湿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因此,根据铁质文物腐蚀的一般规律,针对这五件铁器,建议其保存和展陈环境控制在温度 20±2℃,相对湿度≤40%;同时,温度的日变化应保持在 2 ~ 5℃范围内,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应保持在 5% 范围内。
管理使用
养护管理
对这批铁器的保护处理,主要秉持着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和可再处理原则。通过科学分析检测,在对铁器的病害、保存现况等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选用行业内成熟的保护修复工艺和材料,最大限度地减缓这批铁器的腐蚀速率,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并达到展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