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
相对湿度
常温条件下,湿度变化对文物保护有较大影响:
1.对于铜质文物,在相对湿度40%以下的环境中,腐蚀活动基本遏制;
2.在相对湿度80%以上的环境中,腐蚀活跃;
3.霉雨季节,长有有害锈的青铜器表面会有腐蚀现象产生。
生物危害
微生物参与金属的腐蚀,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腐蚀性的代谢产物,如酸、碱、硫化物,和其它有害物质;
2.在厌氧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直接参与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从而诱导或加速潜在的电极反应;
3.在密闭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可使金属表面形成氧的浓度不同,成为氧的浓差电池,使金属受到腐蚀。
污染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遇潮湿空气,形成硫酸、亚硫酸、硝酸、亚硝酸等,会腐蚀金属器物。
工业粉尘中夹带的各种盐的粒子,水解后会对金属产生电化学腐蚀;炭粒不具腐蚀性的中性粒子,有很强的吸附力,可以吸附有害物质,当沉降在金属器物上时,会间接的造成损害;砂粒等非活性尘不具化学活性,但沉积在金属器物表面时,会减少水在金属面上的表面张力,使水聚集,从而加速腐蚀。
文物本体
组织结构
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其它元素,和一些氧化物、硅酸盐的夹杂物。
保存条件
藏展环境
在文物库房和展厅,要按不同类别文物保护的需要去控制环境,应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可利用空调装置制造一个适于不同种类文物保存的人工气候;可将气体过滤器安装在空气循环系统中,并安装上喷淋洗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