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本体
病害类型
在本研究中,首次应用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学方法来评估光老化后丝素蛋白的蛋白质氧化降解状态,以及评估锡重量对该过程的影响。锡称重是过去常用于丝绸的一种工艺,以弥补脱胶后的重量损失。这里重现了两种锡称重过程:轻(粉色)和重(炸药)称重。芳香残基是蛋白质氧化的敏感指标,与光诱导变色密切相关,被选为评估整体氧化降解。与胶原蛋白一样,在丝蛋白中,酪氨酸相对丰度较高,在重链丝素上提供了许多潜在的氧化位点。拉伸强度、颜色变化、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氧化修饰的综合数据表明,紫外线照射通过酪氨酸残基上的蛋白质氧化导致酪氨酸损失。观察到丝素变黄的增加与醌基酪氨酸衍生物形成的增加相关。蛋白质损伤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粉锡增重过程除了显著降低白度和拉伸强度外,还导致分子水平的高水平氧化损伤。这归因于粉红色样品中存在锡(IV)氧羟基化合物,它们吸收紫外线,充当光敏剂,从而增加对阳光的敏感性。另一方面,炸药锡加重会产生钠锡(IV)铝磷硅酸盐衍生物,其光敏效果可能较小,但仍会导致比脱胶未增重丝绸更高程度的光变黄。